如何监测纤维束过滤器预处理的pH值?
2025-03-13 17:11:03
admin
14
以下是纤维束过滤器预处理 pH 值监测的具体方法和操作要点,结合实时控制与维护策略:
在线连续监测
原水入口:监测初始 pH 值波动
反应池出口:验证中和反应效果
过滤器入口:确保进入滤层的 pH 达标
离线人工检测
参数项 | 标准值 | 控制目标 |
---|
监测频率 | 在线:实时 离线:1 次 / 小时 | 保证数据连续性 |
目标 pH 值 | 6.5-8.5(最佳 7.0-8.0) | 根据原水水质动态调整 |
温度补偿范围 | 5-50℃ | 自动补偿修正(误差 <±0.1pH) |
报警阈值 | 偏离目标值 ±0.3pH | 触发声光报警并联动加药系统 |
电极安装与校准
实时数据监控
数据记录与反馈
电极维护
系统故障处理
问题现象 | 可能原因 | 解决措施 |
---|
pH 值剧烈波动 | 电极污染或接地不良 | 清洗电极,检查接地线 |
在线值与离线值偏差大 | 电极未校准或温度补偿失效 | 重新校准,检查温度传感器 |
无信号输出 | 变送器故障或电缆断裂 | 更换变送器,检测电缆通断 |
冗余设计:在关键监测点安装双电极,互为备用,提升系统可靠性。
智能预测:结合原水流量、电导率等参数,建立 pH 预测模型,提前调整加药量(如原水酸性增强时,系统提前 15 分钟增大 NaOH 投加量)。
移动监控:通过手机 APP 实时查看 pH 数据,支持远程启停加药泵(需配置安全权限)。
通过上述方法,可实现 pH 值监测精度提升至 ±0.15pH,系统响应时间缩短至≤30 秒,有效降低因 pH 波动导致的纤维束结垢风险(结垢速率下降 40%),同时减少人工巡检工作量(人力成本降低 60%)。